取保候审和监外执行有什么区别
监外执行和取保候审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概念,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适用对象、法律性质和执行阶段:
1. **适用对象不同** :
- **监外执行** :适用于已经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在特定条件下(如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等)可以在监狱外执行刑罚。
- **取保候审** :适用于涉嫌犯罪,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
2. **法律性质不同** :
- **监外执行** :是刑罚执行的一种方式,是对已经在服刑的罪犯在特定条件下的刑罚执行变更。
- **取保候审** :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旨在保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案件处理过程中随传随到,而不予羁押。
3. **执行阶段不同** :
- **监外执行** :在罪犯的服刑阶段,针对符合条件的罪犯实施。
- **取保候审** :在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针对符合条件的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
4. **法律依据** :
- **监外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等相关法律规定。
- **取保候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等相关法律规定。
总结来说,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临时性强制措施,而监外执行是对已经在服刑的罪犯在特定条件下的刑罚执行方式的变更。两者在目的、对象、阶段和法律依据上都有明显的区别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监外执行适用于哪些具体条件?
取保候审后如何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监外执行和取保候审的程序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