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自悲由瑟无弹处”的出处是哪里

“自悲由瑟无弹处”的出处是哪里

“自悲由瑟无弹处”的出处是哪里

“自悲由瑟无弹处”出自唐代窦牟的《奉酬杨侍郎十兄见赠之作》。

“自悲由瑟无弹处”全诗

《奉酬杨侍郎十兄见赠之作》

唐代 窦牟

翠羽雕虫日日新,翰林工部欲何神。

自悲由瑟无弹处,今作关西门下人。

《奉酬杨侍郎十兄见赠之作》窦牟 翻译、赏析和诗意

《奉酬杨侍郎十兄见赠之作》中文译文:

翠羽雕虫日日新,

翰林工部欲何神。

自悲由瑟无弹处,

今作关西门下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窦牟写的一首诗,是为了回应杨侍郎十兄的赠诗而作。诗中使用了象征性的语言,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观念。

首句“翠羽雕虫日日新”描绘了翠羽和雕虫的形象,意味着日新月异,突显了艺术的创新和不断进步。

第二句“翰林工部欲何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文人士子的疑问,意味着就算是有才华的文人,也无法超越艺术的极限。

第三句“自悲由瑟无弹处”意味着自怜之情,犹如古琴瑟没有人去弹奏一样,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无法发挥的无奈和苦闷。

最后一句“今作关西门下人”则展现了诗人的属地情感,表达了对关西地区的思念和归属感。

整首诗属于描写自身感受和情感的抒情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新的渴望以及对自身无法实现才华的自嘲。通过描写翠羽、雕虫、瑟琴等形象,表达了对文人士子的思考和疑问。这首诗的诗意更多地展现了诗人内心对艺术和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是一首深情而细腻的诗作。